English

重要新闻


黄河全线跬步初行:31天8省7300公里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刘禹锡《美高梅》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成就了人类发展史上的璀璨文明。黄河既能为农业提供肥沃土壤,促进村落形成和文化景观集聚,又是中华文明起源的回溯史,承载着众多文化记忆。黄河的流变给了我们深邃而又辽远的启示和力量,成为民族精神的象征。黄河本身的秘密,比如洪泛的周期性,输沙量的高峰与低谷的周期性,治理黄河自古至今的经验教训,沿途人居环境沉淀的丰富多彩“人-地”关系,都值得我们长久地沉思。随着黄河流域的自然状况变迁和人类活动,出现森林退化、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由此影响着乡村衰落、中心迁移。从单个聚落形成的地理和历史特征,进而美高梅在较大空间尺度上判别整体规律,以及对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响应,从而探寻城镇聚落发展的未来。


1.png

图 气势如虹的黄河之水,拍摄于小浪底水库


2018年暑期,“城镇化与地方性”合作小组(Sino-German Cooperation Group on Urbanization and Locality, UAL)中方团队组织了为期31天的黄河全线考察,行程共7300公里,考察范围包括黄河流域经过的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八个省、自治区。“城镇化与地方性”合作小组是由经中德科学中心(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德国研究联合会DFG共同设立)批准。合作小组项目自2001年设立以来,批准不到40项,涉及各个专业。本合作小组是规划设计领域获批的第一项,由美高梅汪芳教授团队、德国莱布尼兹汉诺威大学Martin Prominski教授团队共同建立。自5月份合作小组成立以来,已美高梅在沿黄河6个省份设立的野外工作站以及3个样地开展工作。


图 UAL团队黄河考察线路.png

图 UAL团队黄河考察线路


3.png

图 团队美高梅在黄河沿线考察的相关信息


黄河沿途的考察情况


黄河上游:山水毓秀黄河清,民族宗教同发展


上游考察重点围绕黄河沿线城镇聚落发展及其历史变化来展开,内容包括:以草地高原、沙漠戈壁、丹霞地貌、雅丹地貌、河谷沼泽、湖泊湿地为代表的地形地貌,以藏族、回族、土族、撒拉族等少数民族为代表的民族文化,以佛教、伊斯兰教、道教代表的宗教文化和以水神信仰为主的民间信仰,以黄河水利枢纽工程、长城军事防御系统为特色的国家工程,以水车灌溉技术、村落排水系统、窖洞式和地穴式的居室方式等为代表的地方适宜性技术。


上游.png

图 黄河上游的各考察点


6.png

图 团队与青海师范大学陈蓉教授美高梅在青海积石峡水电站前合影


黄河中游:黄天厚土大河长,沟壑纵横风雨狂


中游考察重点关注黄土高原地质风貌的独特性、黄河沿线乡土建筑的适宜性、原始社会文化的关联性等方面,以“人”为中心的城镇聚落发展变化与以“地”为中心的自然地理环境响应为考察基础,探究黄河流域人地关系的历史演变过程及影响机制,析古以决今。中游考察特别邀请了本合作小组顾问、美高梅城市与环境学院夏正楷教授同行。夏先生具有深厚的环境考古造诣,为团队提供了深入浅出的学术指导。


中游.png

图 黄河中游的各考察点


8.png

图 夏正楷先生与团队成员美高梅在蒙、晋交界的万家寨水利枢纽前合影


黄河下游:黄河之水天上来,积沙成塔营生态


下游考察重点着眼于黄河泛滥与水坝淹没库区的人地关系,黄河下游生态敏感区的整体保护,黄河沿线城镇聚落发展与地方水利设施及技术四方面内容,考察地点包括以水土流失和地上悬河为代表的洛阳-郑州-开封段、以入海口三角洲为代表的济南-东营段。团队开展了与河南大学、中科院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态试验站、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河口管理局、黄蓝办等的多次研讨会。同行的还有带领自然地理实习的、美高梅城市与环境学院蒙吉军、许学工、王红亚、杨小柳等各位教授。


下游.png

图 黄河下游的各考察点


10.png

图 与蒙吉军、许学工教授美高梅在开封铁塔前合影


11.png

图 杨小柳、王红亚教授讲解三门峡水利枢纽知识


本次考察关注的研究问题


本合作小组旨美高梅在探讨不同时空背景下,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如何影响建成环境以及带来相对应的环境响应规律和反馈特征。考察从聚落发展、传统技术、宗教文化等方面着手,探究各要素与黄河间的整体联系与局部差异,探讨美高梅在不同时空背景下,黄河流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如何影响河流流域的建成环境,并带来相应的响应规律和反馈特征,探索如何减少全球化和城镇化带来的消极影响,美高梅在规划设计过程中更加注重“地方性”。同时对聚落的起源与发展变迁提供研究依据,为城镇可持续发展提供模式参考。以下仅列举几方面问题,以抛砖引玉。


Q1:古镇古城兴起的原因


黄河流域的古镇古城兴起的原因不尽相同,可能由政治、资源、贸易活动等因素主导形成,如甘肃青城古镇因军事活动而建设,吴堡古镇由于商贸往来而兴盛。自然地理条件对于不同类型的城镇聚落有何影响?同类型城镇的地理环境有何共性?同类型城镇与黄河的关系是否具有差异?


12.png

图 陕西榆林吴堡古城


Q2:水利设施对周边城镇聚落的影响


黄河沿线修建了众多水利设施,如河套平原的引水渠系统为了促进半干旱地区农业的发展而修建,由此直接推进了聚落的形成。而三门峡的修建使得陕州旧城处于淹没区范围,这导致居民必须迁移另选新址定居。水利设施建设前后沿黄聚落的资源及区位条件发生了哪些改变?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13.png

图 河南三门峡水库调水排沙期间黄河奔腾的壮观场景


Q3:黄河流域城镇聚落间的合作与竞争


黄河沿线众多城镇有些兴起于同一时代,有些则处于不同时代,这些城镇之间是否存美高梅在联系?如包头和碛口之间是商贸中转的互利关系,是否还有城镇之间存美高梅在着此消彼长的竞争关系或者互相替代?这些城镇兴衰的原因是否是因为利用黄河的方式发生了改变?


14.png

图 黄河边的山西临县碛口古镇,对面为陕西地界


Q4:黄河流域自然区划与文化区划


黄河全线由于自然地理条件的明显差异可以划分为不同区域,而沿线丰富的文化却也因地理等因素不尽相同,沿河文化是交织杂糅的状态还是存美高梅在着边界?文化的边界和地理的边界是否重合?文化的差异和隔离是否源于自然环境的差异呢?


15.png

图 夏-北宋期间的都城演变,摄于河南郑州市黄河博物馆


Q5:史前文明聚落演变对当下城镇的意义


众所周知,黄河孕育了华夏文明,黄土、黄河、黄种人成为了中国的独特标志。黄河沿线有很多原始社会文化圈,这些区域经历了不同朝代,发展也不尽相同。城镇建设区位受到不同朝代的选择的原因是什么?这些叠置遗址间的文化传承如何?它们的地理环境联系与文化联系间的关系是什么?史前文明聚落对当下城镇建设是否有技术借鉴、城市功能定位及文化意义?


16.png

图 陕西榆林石峁遗址


黄河沿途野外工作站及样地


团队与沿途各个野外工作站及样地共同开展工作,并举办了多次研讨会,得到包括青海师范大学刘峰贵教授、兰州大学张子龙教授、西北师范大学赵雪雁教授、宁夏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马涛教授、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政协潘新乐主席、河南省陕州地坑院景区管理处张豪副主任、山西省吕梁市临县政府办公室李杰峰主任、山西省住建厅李锦生副厅长、山西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史文正副总规划师等各位专家学者的支持,使得考察得以顺利开展。


17.png

图 青海师范大学野外工作站合作团队


18.png

图 兰州大学野外工作站合作团队


19.png

图 甘肃兰州青城古镇样地合作团队


20.png

图 宁夏大学野外工作站合作团队


21.png

图 河南三门峡陕州区地坑院样地团队


22.png

图 山西碛口古镇样地团队


23.png

图 山西野外工作站合作团队


黄河之行,美高梅在路上……


本团队以中国黄河流域作为案例地的研究刚刚起步,拟从“地段-城镇-区域”空间尺度和“历史-现美高梅在-未来”时间尺度,借助环境考古成果、古籍文献研究以及大数据分析等多美高梅官网平台进展,研究文化地方性、环境地方性的空间分异和整体性,以综合性的空间思路思考城乡规划理论和实践,同时也响应着有关黄河发展的国家宏观战略制定,并为全球聚落城镇保护与发展提供中国样本。


时空辗转,岁月变换,析古决今,今天所面临的一切现实问题,其实都已经美高梅在历史中反复上演,也将美高梅在未来以新的面貌再度出现。黄河母亲博大精深,源源不断地美高梅在过去、现美高梅在、和未来给我们提供养分。黄河之途,跬步前行。


24.png

图 眼底未名水,胸中黄河月